中國家電龍頭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工業明珠、世界四大機器人公司之一的庫卡集團,無疑是近日最大的商業新聞。準確講,是美的以每股115歐元的價格,向庫卡股東發起收購要約,擬收購庫卡30%以上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美的已于去年8月和今年2月兩次共購入庫卡13.5%股份,為其第二大股東。美的準備以每股115歐元,總價不超過40億歐元的金額繼續收購庫卡股份至30%以上。收購資金來自自有資金以及境外相關金融機構貸款,貸款金額不超過50億歐元,由美的集團或其子公司擔保。
目前,庫卡第一大股東為德國私人持股工程企業福伊特集團(VoithGroup),持股25%;德國億萬富豪弗萊德漢姆•洛(FriedhelmLoh)持有庫卡10%股權,為其第三大股東。
美的已在近日公告停牌,并另發公告解釋了為何要發起對庫卡的收購要約,公告說:為推進公司雙智戰略(智慧家居+智能制造),深化機器人產業布局,公司擬通過全資境外子公司Mecca以自愿要約收購方式向庫卡集團股東發起要約,收購其持有的庫卡無面值不記名股票,初步確定要約價格為每股115歐元,公司屆時將根據收購進展另行披露最終的要約價格。
中德兩國時差6小時,交易宣布后,在法蘭克福上市的庫卡公司股價暴漲了23.21%,以104歐元收盤。48倍市盈率是不是太貴了?交易披露后,太貴了,是一位資深投行人士的第一反應,他對《財經》記者評論說:一年前,庫卡的股價不到70歐元,115歐元的價格不可思議,而且庫卡在四大機器人公司里并不是最好的。
對此,一位美的高管回應說:歷史上,德國資本市場全面要約收購的平均溢價是42%,美的收購庫卡的報價,比庫卡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才溢價36%。按115歐元的收購報價,庫卡的市盈率(PE)為48倍,而機器人四大家族中的另外三家5月18日的PE分別為:ABB15.44倍,發那科19.92倍,安川電機15.09倍。
據銀河證券統計,過去十年間,四大家族的PE區間分別為:ABB(11~40),發那科(14~53),庫卡(5~20),安川電機(12~80)。根據2015年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的年報數據,發那科的凈利率最高,達25.72%,另外三家的凈利率都是個位數,ABB為5.78%,安川電機為5.71%,庫卡為2.91%。
據中信證券分析,發那科的凈利率之所以高于另外三家,主要原因是發那科可以自行生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伺服器,以及控制系統,特別是其機床業務給機器人業務帶來了零部件方面的協同效應,再加上發那科提供大量機床軟件業務,這些業務的毛利率水平很高。而ABB和庫卡的一些核心零部件則需要外購,而減速機和伺服電機等核心零部件占到工業機器人一半以上的成本。
如此看來,美的48倍PE買庫卡,是買貴了。但是,如果對比一下A股的機器人上市公司估值,結論就會完全不同。國內機器人龍頭企業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市盈率高達97.78,是庫卡的兩倍。其它幾家,埃斯頓,127.24倍;博實股份,86.04倍;華昌達,76.26倍。
美的公告中,對收購庫卡股權給出了4點理由:
1,深入全面布局機器人產業,與庫卡集團將聯合開拓廣闊的中國機器人市場;
2,庫卡將幫助美的進一步升級生產制造與系統自動化,成為中國制造業先進生產的典范。公司與庫卡合作將促進行業一流的自動化制造解決方案向全國一般工業企業的推廣,并拓展B2B的產業空間。
3,美的子公司安得物流將極大受益于庫卡集團子公司瑞士格領先的物流設備和系統解決方案,提升物流效率,拓展第三方物流業務。
4,與庫卡集團將共同發掘服務機器人的巨大市場,提供更加豐富多樣化專業化的服務機器人產品。
不難發現,所有這四點,都圍繞著庫卡技術對接美的已有業務和開拓中國市場展開。既然如此,用A股的估值水平來衡量庫卡的價值,似乎也順理成章。
庫卡能合拍美的雙智戰略嗎?
美的的公告開宗明義,收購庫卡股權是為了推進公司雙智戰略,深化機器人產業布局。所謂雙智,是指智慧家居+智能制造。對美的而言,踐行雙智戰略不僅是要生產智能產品和提升制造水平,而且要直接進入機器人市場。具體來說,智慧家局和智能制造戰略分別瞄向服務機器人市場和工業機器人市場。
美的在機器人領域早已開始有針對性地布局。在2015年與安川電機合作時,雙方合資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分別是工業機器人公司和服務機器人公司。工業機器人是目前占絕對主流的機器人市場,并且前景依然廣闊。
從2013年開始,中國就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在2015年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國內機器人銷量依然增長16%,達到6萬6千臺,繼續排名全球第一,其中絕大部分是工業機器人。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主席曲道奎曾經預測,未來10到15年,中國仍將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庫卡與安川一樣,位列全球四大機器人廠商之一。對庫卡的收購,有助于美的提升在工業機器人與系統解決方案領域的能力,為以后生產工業機器人并銷售給中國用戶夯實基礎。
美的作為家電制造商,自身也是工業機器人用戶。目前美的機器人應用已經超過1000臺,庫卡作為機器人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可以為美的供應產品,促進美的提升制造水平。此外,庫卡的子公司瑞士格能夠提供倉儲、分揀、運輸、物料處理等自動化解決方案,與美的子公司安得物流業務具有協同效應,也是美的此次收購的動力之一。不過收購庫卡同樣面臨隱患。
和其他機器人技術一樣,庫卡的機器人最早應用于汽車行業,后來不斷拓展至其他行業。不過,汽車制造市場依然是庫卡最重要的市場,2015年,汽車行業收入占據庫卡收入的大約50%左右。
國內汽車市場在長期兩位數增長之后,2015年產量增速跌至3.25%。業內預計,未來五年汽車產量增速預計將低于GDP增速。此外,2012年,汽車廠商曾經有過一輪新建工廠的熱潮,按照大約3年的建造周期,這批工廠已經投產。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幾年,國內汽車制造市場增量并不大,工業機器人制造商的市場也將受其影響,這對以汽車行業為最主要收入來源的庫卡來說,將面臨更激烈競爭。因此,服務機器人市場的重要性將不亞于工業機器人。
長期關注工業自動化技術的工控網數據技術公司副總經理陳然告訴《財經》記者,從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歷史來看,最初應用在汽車制造領域,后來拓展到食品、3C、家電、包裝等行業制造領域,未來將向包括康復機器人、生活機器人等側重人機協作技術的方向發展,這意味著巨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
ABB總裁史畢福在近日的媒體見面會上也表示,ABB的機器人業務正在經歷從工業機器人向服務機器人轉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