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在2022年之前建立10所AI醫院
某位日本東京40歲左右的女性分別在2015及2016年在相同的一家醫院進行X光胸部檢查,結果都沒有檢查出異常,但是卻在今年4月份因為呼吸困難緊急入院后確認為肺癌,于6月份去世,事件發生后在當地引起關注。未來人工智能可以防止這種醫療事故的再次發生嗎?
日本將通過產官學合作,截止2022年末將AI應用于10所示范醫院。8月9日根據日媒報道日本政府5年內將投入數十億日元用于文化科研性,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經濟產業性,厚生勞動性為中心的企業,并與醫院一起建立AI醫院。本月將募集希望參與項目的企業和醫院,下個月計劃整頓相關系統,AI醫院項目將會有AI醫療企業參與其中。在AI醫院項目中AI只是作為支援的角色,診斷還是醫生的職責,這一點并沒有變化。
AI醫院項目首先將會針對癌病患者示范運營,為此預計會開發一款能夠自動記錄醫生與患者對話的系統,這樣醫生診察的時間會比較充足,患者的滿意度也會比較高,還會開發一款可以分析核磁共振影像(MRI)或者內窺鏡影像的AI.血液檢查分析及DNA也將運用到AI技術。AI技術的應用使醫生和護士的負擔將會減輕,更有利于將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診斷及手術上。醫療現場人手不足現象也會減少,并期待可以防止癌病檢查失誤的再次發生,這次東京發生的癌病診斷失敗原因之一是日本的放射線科專業不足。
AI診療的投入將減少沒有必要的用藥,工業機器人維修,一年可節約數千億日元的醫療費用。日本政府針對AI醫院項目和相關醫療機器的開發支援,機器人維修,與醫療器械出口也有關聯,日本國內醫療器械市場是2兆8000億日元規模,治療為中心的器械進口超過8000億日元。
現在在醫療器械上面搭載AI是國際趨勢,診斷設備上美國的GE和德國的西門子兩家公司走在前沿,日本的日立制造所正在研究用AI分析支援診斷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CT)圖像。現在不僅是AI醫院,新藥開發等課題也應用了AI,但是想要活用AI需要培養信息處理的專家以及需要醫生熟練操作,AI發生過失的時候,責任歸屬等制度也需要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