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挑選“高智商”的智能掃地機器人?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電器走進了消費者的生活。近年來,智能掃地機器人正在成為家庭地面清潔的好幫手,受到眾多消費者的關注。
但目前市場上智能掃地機器人品牌層出不窮,價格差異明顯,宣傳各有特色,往往令消費者眼花繚亂而無從選擇。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對本市流通領域銷售的智能掃地機器人開展了比較試驗。
本次比較試驗商品涉及25個品牌,價格在1088元至7999元不等,基本涵蓋了市場上的主流品牌及型號。
清潔能力
智能掃地機器人的基本用途是清掃地面,因此清潔能力是其主要性能體現。結合消費者的實際使用情況,本次試驗測試了樣品的硬地板除塵能力和邊角除塵能力,以分別反映智能掃地機器人的主要清潔能力和輔助清潔能力。
結果顯示,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樣品的硬地板除塵能力最高達94.9%,最低僅為22.8%。規劃式清掃、帶滾刷、吸塵口較寬的樣品硬地板除塵能力較高。樣品的邊角除塵能力最高達88.9%,最低僅為14.5%。帶邊刷且邊刷與吸塵口距離適中、有邊緣清掃或沿墻清掃等工作模式的樣品邊角除塵能力較高。
規劃能力
規劃能力是智能掃地機器人智能水平的一種體現,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智能掃地機器人的清潔能力。測試是在20平方米的房間中模擬家庭環境,擺放桌、椅、柜、沙發、家電等物品,工業機器人維修,使樣品在其中自動進行清掃不超過30分鐘,計算樣品的清潔頭運行所覆蓋的面積占房間總面積的比例,即為覆蓋率。
結果顯示,樣品的覆蓋率最高達90.4%,最低僅為37.4%。規劃能力強的樣品多為通過導航定位、構建地圖、規劃線路進而覆蓋到更大的區域,因此對于桌、椅等物品的下方或家電的后方可以進行深入清掃;而規劃能力弱的樣品多數無法記錄已經清掃過的區域,遇到障礙物容易隨機彈開,因此難以深入桌、椅等物品的下方或家電的后方等。
單次充電有效清潔面積
由于智能掃地機器人一般需要較長的充電時間,因此消費者期望充滿電后的掃地機器人能夠盡可能清掃到更多的面積。測試方法為樣品充滿電后在20平方米的房間中多次進行清掃直至電量耗盡。
結果顯示,樣品的單次充電有效清潔面積最高達97.6平方米,最低僅20.2平方米。電池容量大、運行能耗低、規劃合理的樣品單次充電有效清潔面積較高。
環保特性
智能掃地機器人在運行時需要電機運轉以驅動行走和吸塵,因此不免會產生噪音,測試顯示22件樣品在運行時本身發出的噪音在60.2-77.5分貝之間。
智能掃地機器人在運行時可能會因邊刷揚起地面的灰塵或者吸塵后部分灰塵漏出再次排放到空氣中而產生二次污染,測試顯示22件樣品的灰塵排放在0.007-1.037毫克/立方米之間,差異主要來源于集塵效果和邊刷設計。
售后服務
本次試驗整理了25件樣品的說明書和保修書上對于軟件更新和保修期的明示內容。
調查顯示,25件樣品的包裝或說明書上均明示有客服電話,但其中1件樣品的客服電話無法接通;多數樣品的保修期為主機1-2年、電池6個月-1年、邊刷等配件3-6個月或不保修,6件樣品在說明書或保修卡上未明示保修范圍和時長;配件可在線上網站或線下售后服務網點購買,或者通過撥打客服電話訂購。
專家建議
一般來說,庫卡機器人,規劃式清掃、帶滾刷且吸塵口寬的智能掃地機器人清潔能力較強。消費者可根據家庭中沙發、茶幾、柜、床等物品底部距離地面的高度選購適宜尺寸的智能掃地機器人,但不可盲目追求超薄,因為高度過小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往往吸塵效果不佳,建議高度在80-90毫米比較合適。
為了更有效地吸塵而又避免對智能掃地機器人或其他物品造成損壞,消費者在使用智能掃地機器人前應先整理房間,并在需要保護的物品前放置隔離欄。
消費者在日常使用時應注重對智能掃地機器人的清潔和維護。每次使用后需及時清理集塵盒,定期清潔感應探頭,以及過濾網、邊刷、滾刷等配件,并結合使用頻率及時更換配件以保持良好的吸塵效果。如長時間不使用應關機存放,可每3個月至少充電一次以免電池因過放受損。
消費者遇到使用異常時應及時聯系售后客服。在日常使用過程中,若發現智能掃地機器人運行時的行走速度明顯減緩、行走路線明顯不合理、覆蓋區域明顯減小、充分充電后可清掃時長明顯降低等問題時,應及時聯系售后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