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產業無疑是進入21世紀,最值得期待并有可能成為國家支柱產業的朝陽產業之一。研究機器人產業技術的發展趨勢,準確評估目前國內技術水平,對推動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實現中國機器人彎道超車具有重要意義。
今天小編搜羅了1997-2016的20年間世界各主要工業大國,即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歐盟及德國6個國家/組織的機器人方向專利申請情況。快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中國機器人與世界機器人的差距與優勢吧。
1、中國
專利申請趨勢
發明專利申請趨勢
申請人排名
技術分布
2、日本
專利申請趨勢
申請人排名
技術分布
3、美國
專利申請趨勢
申請人排名
技術分布
4、韓國
專利申請趨勢
申請人排名
技術分布
5、歐盟
專利申請趨勢
申請人排名
技術分布
6、德國
專利申請趨勢
申請人排名
技術分布
在之前20年中,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歐盟及德國6個國家/組織的機器人專利申請量占全球申請量的85%以上。因而通過以上檢索信息的統計我們不難看出:
1、雖然中國起步較晚,工業機器人維修,但近十年發展勁頭十足,具有后發優勢。
1997年,當其他國家機器人專利申請量超過1000時,中國維持在0水平線上,其中日本已達2000多件,近20年,上述國家地區每年的專利申請也基本維持穩定水平。中國的機器人專利申請經過10年的緩慢發展才到達井噴的狀態,甚至在2012年超過其他五個國家和地區申請量的總和。因而,從總體來看,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在日、韓、美、歐、德等國家已經開始出現下降趨勢時,中國相關專利申請扔保濕穩步增長,也許在機器人等前沿技術領域,我國應該已有機會不輸在起跑線了。
2、中國相關機器人研發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產業化進程緩慢。
從過個國家/組織申請人排名來看,中國機器人專利申請排名前10的申請人中,有7所為科研院所和高校,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的機器人科研還停留在實驗室和試驗階段,產業化程度明顯不足。反觀其他各國,美國申請量排名前三位三星電子、美國應用材料公司、發那科;日本為發那科、本田機車、日立;韓國為三星電子、LG電子、現代機車;歐盟為發那科、安川電氣、MAASLAND;德國為西門子、庫卡、戴姆勒。除中國外的其他各國都是企業為主導的研發,產業化程度遠高于中國,這也警醒著中國,在今后的機器人科研項目中,將發力點落于產業化進程中。
3、目前全球研發經理扔集中在機械臂及其控制技術。
從各國專利申請的技術分布來看,各個國家/組織申請量排名第一均為機械臂及其控制(B25J),且其數量遠遠超過其它類別。排名第二、三的領域可以歸為機床焊接與切割等領域的應用。除此之外,中國和德國比較側重運輸(B65G)和機動車(B62D)類的發展,美、日、韓比較側重半導體(H01L)和數據處理(G06F)類的發展,同時美國和歐盟比較側重診斷(A61B)類的發展。
因而,在對于機器人相關技術的科研中,中國的科研院所及企業其實大可暫且持樂觀態度,在創新性與產業化的道路上持續發力,相信有一天中國機器人領域將有望擺脫受制于人的困局,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實現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