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引領中國智能制造加速發展
當前,一場新技術革命和新產業變革正在全球進行,"新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正在到來。2017年,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指出,人工智能發展進入新階段。當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關學科發展、理論建模、技術創新、軟硬件升級等整體推進,正在引發鏈式突破,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
如何推進中國的智能制造?我認為,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引領下,基于新互聯網,借助新一代智能科學技術、新制造科學技術、新信息通信科學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加快我國制造業模式、手段和生態系統的重大變革,將是發展中國制造業實現跨越發展的難得良機,是打造新國際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
新一代人工智能內涵及發展
人工智能技術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
中國工程院《人工智能2.0咨詢報告》把新一代人工智能定義為"基于新的信息環境、新技術和新的發展目標的人工智能"。其中,新的信息環境包括新互聯網、移動設備、網絡社區、傳感器網絡等;新技術涵蓋大數據、高性能計算技術、新的模型與算法等;新的發展目標包括從宏觀到微觀的智能化新領域,智能城市、數字經濟、智能制造、智能醫療等。
中國科學院潘云鶴院士認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術特征(趨勢)表現為數據驅動下深度強化學習智能、基于網絡的群體智能、人機和腦機交互的技術導向混合智能、跨媒體推理智能、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等。
宏觀地講,人工智能的具體研究內容包括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學習能力(如機器學習)、語言能力(如自然語言處理)、感知能力(如圖像識別)、推理能力(如自動推理)、記憶能力(如知識表示)、規劃能力(如自動規劃)和執行能力(如機器人)等。
目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還在不斷向強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發展。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引領下加快發展我國智能制造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引領下,智能制造有著新的內涵。從技術手段來看,它是基于新互聯網,借助新一代智能科學技術、新制造科學技術、新信息通信科學技術及新制造應用領域專業技術等四類技術深度融合的數字化、網絡化、云化、智能化技術新手段,從而構成以用戶為中心的統一經營的智能制造資源、產品與能力的服務云(網),使用戶通過智能終端及智能制造服務平臺便能隨時隨地按需獲取智能制造資源、產品與能力服務。從模式來看,庫卡機器人,它以用戶為中心,人/機/物/環境/信息融合,是互聯化(協同化)、服務化、個性化(定制化)、柔性化、社會化、智能化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從業態來看,它呈現出"泛在互聯、數據驅動、共享服務、跨界融合、自主智慧、萬眾創新"的新業態。從特征來看,它可對制造全系統、全生命周期活動(產業鏈)中的人、機、物、環境、信息進行自主智能地感知、互聯、協同、學習、分析、認知、決策、控制與執行。從實施內容來看,它能使制造全系統及全生命周期活動中的人、技術/設備、管理、數據、材料、資金(六要素)及人流、技術流、管理流、數據流、物流、資金流(六流)集成優化。從目標來看,它能夠實現高效、優質、節省、綠色、柔性地制造產品和服務用戶,提高企業(或集團)的市場競爭能力。
圍繞上述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引領下的智能制造內涵,我們構建了新的智能制造系統的體系架構,主要包括新智能資源/能力/產品層、新智能感知/接入/通信層、新智能制造云服務平臺層、新智能制造云服務應用層、新人/組織層以及各層的新標準和新安全管理;它的技術體系主要包括智能制造總體技術、智能產品專業技術、智能感知/接入層技術、智能制造云支撐平臺技術、智能產品設計技術、智能生產裝備技術、智能經營管理技術、智能仿真與試驗技術及智能服務技術;它的支撐技術體系主要包括新制造技術、新信息通信技術、新智能科學技術及新制造應用領域專業技術等。
當然,m.twshmhelmet.com,隨著制造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及智能科學技術的發展融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引領下的智能制造系統的模式、手段與業態等也會隨之不斷迭代、優化,其核心應用在飛速發展過程中,也將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引擎。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引領下智能制造系統初步實踐
基于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引領下智能制造概念的深入理解,我們對智能制造系統雛形進行了初步探索:由航天云網公司打造的中國云制造服務平臺--航天云網平臺,通過融合部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特別是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技術)與部分新制造科學技術、新信息通信科學技術及新制造應用領域專業技術,構成了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引領下的智能制造系統的初步實踐。目前,該平臺可基于門戶網站面向用戶提供智能云制造底層軟件開發與服務,m.twshmhelmet.com,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開發與服務和云端資源共享等20個業務模塊的產品服務體系。企業應用航天云網平臺由淺入深可分為登云、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提升三個階段。
該平臺基于智慧云制造理念,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引領下,以提高制造企業市場競爭力為目標,以兩化融合為主線,基于中國制造業信息化工作,充分體現了四大中國特色。一是突出問題(大國向強國邁進)導向的需求牽引智能制造系統建設,進而推動產品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動中的資源、產品與能力服務化及制造系統中六要素與六流的集成與優化的螺旋上升的循環發展途徑,進而加快中國制造業推進五個轉型升級;二是突出建立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手段、新生態為核心的系統,實現"眾智、眾包、眾扶、眾籌"的"萬眾創新,大眾創業";三是突出工業2.0/3.0/4.0同步發展,即處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不同階段的制造企業皆能在"云"中,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能力協同、開放合作、互利共贏、萬眾創新";四是突出發揮"政、產、學、研、金、用"的團隊力量,實現高效、優質、節省、綠色、柔性地制造產品和服務用戶,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在智慧云制造戰略牽引下,航天云網先后建設了專有云、公有云、國際云等"三朵云",在解決航空航天復雜大制造系統問題基礎上,向社會企業、全球企業提供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多個領域實現了大規模應用,形成了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引領下的智慧云制造系統應用新模式。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引領下推動智能制造協同發展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引領下推動智能制造發展,需要注重以企業為中心的"政、產、學、研、金、用"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及各類人才培養,同時也需要實現"技術、產業、應用"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