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互聯網造就了一個“大魚吃小魚”的時代,AI也將延續;但也有人說,其實這都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因為新科技競爭下,“搶占先機”才是最重要的。
AI和互聯網一樣,敢拼才能快
相較其他傳統行業,互聯網賽道上所有人的起點幾乎都相同,這也就意味著誰跑得快誰搶得市場的機會就越大。第一代互聯網人也深諳這一點。
“沒有租寫字樓,他們就在馬云家里辦公,最多的時候一個房間里坐了35個人。他們每天16-18個小時野獸一般的在馬云家里瘋狂工作。”這是第一批阿里人的工作常態,因為馬云曾說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而最大的對手就是時間。”
但隨著傳統互聯網紅利的消失和新技術的出現,“新一代互聯網人”面臨的挑戰與日俱增,這個時候,人工智能來了。
僅以國內互聯網公司為例,在騰訊最新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中,該公司凈利潤低于預期,增速只有17%。對此,有相關業內人士給出了這樣的評論,“互聯網公司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但這份財報并非沒有亮點,所有業務中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增幅達44%,為所有業務增幅最大。而騰訊也進一步解釋了這部分業務的具體情況:主要受益于商業支付、其他金融科技服務及云服務收入的增長,其中云業務表現極為出色。
騰訊為云的付出不必多言,相較于阿里云、亞馬遜AWS等,作為“后來者”一年內增幅如此之大必和其提高技術壁壘、加速業務布局和加大投資有很大關系。因為和互聯網時代一樣,面對AI,所有的從業者都只是“新人”;也都知道只有快人一步,才能搶得先機。
天下AI,唯快不破
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距今已有63年,李開復說,“AI已經經歷過四次浪潮,我們正在經歷第四次。”
這一次的競爭,來的比想象中快,也比想象中激烈。
· 技術入局快
伴隨著計算機科學及技術的發展,2010年前后,國內外開始涌現出一批具有前瞻眼光的AI創業公司,而如谷歌、微軟等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也都在進行小范圍的布局。
AI的徹底爆發是突如其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2016年,AlphaGo四勝圍棋冠軍李世石轟動全球,憑借強大的學習分析能力,這場人機大戰幾乎讓AI在一夜之間全民皆知。隨之而來的,便是企業、投資人、創業者的瘋狂涌入。也正是在這樣的全民推動下,提前入局者獲得了第一波市場先機。
主打低速自動駕駛場景的酷哇機器人CEO劉力源曾表示,“創業之初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底層技術做好、做深,以待厚積薄發。”
而縱觀當前AI產業各大細分領域,佼佼者也大多是提前布局者,如“曠視們”、“云知聲們”、“小米們”,更有早于2006年成立,打磨技術6年才推出產品的大疆,它們都切切實實的用“戰果”印證了“技術快人一步”的重要性。
除創業者,谷歌、蘋果、微軟、阿里等也早已開始相應的技術布局,谷歌2014年便收購了Deepmind,才有了后來的憑借四局圍棋名動全球;而阿里2009年便成立的阿里云,目前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云服務商。
不過,市場前景愈明朗,行動者便會越來越多,為搶時間,一個人頂三個人用、12x12x7的工作模式也早已是常態。這個時候,人才的關鍵作用便愈發凸顯了。
· 招攬人才快
有人才才會有技術,也才能推動技術進一步的更新迭代,即便是到了落地應用階段,還是需要人才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得人才者,不啻于得天下。然而,我國的AI人才缺口比想象中大的多。
在LinkedIn發布的《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中提到,我國AI相關人才僅有5萬人。而另一組統計數據分析結果則顯示,僅以當前國內AI產業發展情況看,我國AI人才缺口以百萬計。
商湯CEO徐立就曾直言,“當前可稱上‘精通深度學習’的,KUKA機器人維修,至少要讀過PHD(研究型博士學位),但中國在這方面人才最多200人,商湯包攬了其中的120人。”
深諳人才重要性的不僅創業公司,大公司也很知道優質人才在業務發展過程中的推動作用。
點開BAT招聘頁面就可發現,百度在大數據、深度學習方面急需算法工程師以及數據分析師等,僅技術、算法和研發類的人才需求人數,就將近900人。
騰訊AI Lab的招聘則涉及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研究院等,且要求相當嚴苛;
當然,大公司的行動能力也不弱,而且都是大手筆。
去年6月,阿里高調宣布成立羅漢堂,專注前沿技術的研發。為此,羅漢堂一口氣招攬了15位頂尖科技專家(其中6位為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入席學術委員會,馬云還與這群"最強大腦們"進行了兩天的閉門探討,“阿里將邀請全世界頂尖學者一起為科技發展努力,通過累積的觀點、研究報告和成果為全世界服務。”
百度則早在2017年就宣布要培養5000名以上的深度學習高端人才,同時投資10家以上的創業公司。騰訊的AI Lab的科研人員中,則有90%以上有AI相關博士學位和海外留學背景。
但人才既然稀缺,便也意味著難得,僅“AI應屆博士年薪80萬起步”一條,就足以讓大多數公司,尤其是創業公司望而卻步。簡而言之,能創造價值的優質人才,非資金背景強大的公司不可得。
· 資金投入快
上面提到,商湯在人才戰上成果頗豐,這里就以CV圈為例,粗粗估計商湯迄今為止融資總額已超130億元,其中早期融資除用于技術迭代外,機器人維修,幾乎都用于在了人才招攬和培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