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廣東牽頭培育建設國家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
昨日,南都記者在2018年省兩會九三學社代表委員媒體見面會上獲悉,九三學社廣東省委擬向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提交《關于培育和建設國家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的建議》的提案,建議廣東省牽頭培育和建設國家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
提案認為,我國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但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缺乏高端產品,創新能力亟待加強,市場占有率待提高等。同時,機器人制造企業小、散、弱問題突出,產業競爭力缺乏。提案列出了一項數據,截至2016年,我國共有機器人企業4000多家,其中機器人本體企業出貨量超過1000臺的不超過5家,70%企業處于虧損經營,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同質化競爭嚴重。
提案表示,廣東省作為機器人產業大省,集聚了相關企業700多家,總產值700多億元,據全國之首。此外,廣東也儲備了豐富的機器人科研資源,形成了完善的科技金融產業鏈條,營造了良好機器人產業政策環境。提案認為,廣東省具備牽頭培育和建設國家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的良好基礎。
提案建議,由廣東省牽頭培育和建設國家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這對全面提升廣東智能制造創新能力,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升級改造,庫卡機器人,實現廣東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怎么建?提案建議以機器人產業中心和機器人產業中心有限公司并軌運行,鼓勵外部投資基金進入,嘗試混合所有制模式,通過大資金引入高水平項目和成果,重點解決激勵機制設計難題,激活科研人員創造性和活力,庫卡機器人,兼顧管理和支撐人員待遇保障。并建立機器人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依托現有或新組建的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發揮行業骨干企業主導作用、中小企業協同配套作用、高校科研院所技術支撐基礎作用、行業中介組織的保障服務作用,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形成聯合開發、優勢互補、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
由于機器人標準、檢測認證等體系尚不健全,提案建議推動機器人標準創制,支持企業牽頭創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完善國家級機器人檢測服務平臺。同時,延伸機器人產業鏈條,細化專業分工,發揮市場應用和拉動作用,鼓勵首臺首示首用,設立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建立機器人雙創基地,構建開放式眾創空間,打造國內領先的機器人產業融合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