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人工智能=櫻桃口味可口可樂???
這兩年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話題相當火爆,不論是老板還是碼農,不管是像我們這樣的互聯網原創內容編輯者還是圍觀我們的吃瓜群眾,只要一提到大數據,一提到人工智能,總能嘮上兩句。
大數據是什么?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指的是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而在咱們老百姓看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大到買房首付選擇多少,小到騎共享單車走了多長時間,這都是大數據的一部分。
至于說到人工智能,雖然從技術層面上沒幾個人說的清楚它的運轉原理,相關代碼什么的,但是就連開出租的師傅都能給你講講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我們從小到大看過的相關影視作品實在是太多了。簡單來說,人工智能是計算機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但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可能最終呈現的結果近似人類思考,但是整個思考的過程卻和人的邏輯并不相同。
大數據加上人工智能會碰撞出什么火花呢?李開復就曾經在WISE獨角獸大會上表示,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前提。人工智能的培養需要進行大量的訓練,而大數據就是AI們算法數據的重要來源,工業機器人維修,換句話說,如果大數據沒有發展起來,人工智能也只是空中樓閣。
那么大數據加人工智能的模式在當下哪些領域已經有所應用了呢?
1.出行
在很多人印象中,滴滴出行一個經營網約車的平臺,但是這幾年,滴滴也一直在智慧交通上發力。今年上半年,滴滴出行在多座城市推出智慧信號燈、智慧誘導屏、智慧代駕熱力圖、智慧公交、智慧交通度量報告、等多個智慧交通項目,這些項目在大數據源、數據挖掘推導、大數據計算處理,以及配時方案強復制性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2.外賣
現代都市生活中,外賣逐漸成為不少上班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時明明看著外賣小哥往辦公樓走過來了,結果轉眼小哥就開始繞遠路,是不是讓人抓狂呢?實際上現在大多數外賣平臺在外賣員的配餐路線上都用上了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一方面搜集外賣員的送餐路線數據,同時也借助AI進行精細規劃,讓外賣員大大提升送餐效率。
3.搜狗輸入法
在搜狗輸入法十周年慶的活動上,王小川毫不掩飾地表示人工智能將是搜狗輸入法下個階段戰略發展的新方向。搜狗輸入法官方數據顯示,其準確率已經達到了95%以上,用戶的輸入效率也已經提升了4倍以上。而在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之后,通過機器的深度學習和反復訓練,能夠更加準確的理解人們輸入時的語境和語義,也就能夠進一步提升準確率,從而提升用戶的輸入效率。
這么一看,大數據加上人工智能似乎已經是全能的了,也難怪現在只要是個企業都想往大數據+人工智能上沾點邊了,但是我們今天就要說一例車禍現場櫻桃口味可口可樂。
這種新口味的可口可樂被廣大消費者懷疑是可口可樂產品研發部經歷腦抽搞出來的產物,喝過的人大多感覺自己咽不下第二口。然而這種風味既像急支糖漿,又像柯南里常駐明星氰化物的飲料,竟然是可口可樂公司根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搞出來的!!!
咋回事呢?其實可口可樂很早就運用人工智能結合自動販賣機推出了一個專門購買可樂的App,這個App可以記錄用戶的個人購買歷史和偏好,還能允許消費者在購買可口可可系列飲料時選擇兩種自己喜歡的口味來混搭。因此可口可樂能夠從消費者那里能夠獲得海量數據,進而運用人工智能計算出最受歡迎的口味的組合,m.twshmhelmet.com,從而決定下個飲料新品是什么口味。
這種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計算,得出消費者偏好什么口味,貌似是很靠譜的。但是實際運營到現實中的結果就是櫻桃口味可口可樂誕生了。
坑爹了啊,這就好比俊男美女結合生了個丑小鴨出來,而且基因鑒定這里面還真沒有隔壁老王什么事。怎么搞的,難道大數據+人工智能也有不靠譜的時候嗎?
其實我們看到很多成功案例,自然而然地就把這兩個熱點當做十分高大上的東西了,然而雖說未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肯定是發展的主流,但是就現階段而言,無論是大數據技術還是人工智能,雖然有相當出類拔萃的產品,但是整體而言還不夠成熟,在很多領域只能用于輔助,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并不能用于進行一些關鍵性的決斷,尤其是為人提供服務的領域里,比起冰冷冷的數據,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拜托可口可樂的產品研發人員,今后在做新品的時候,能不能自個兒先喝一箱嘗嘗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