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碰上“新零售”:猜你喜歡到極致
隨著電商進程的深入,以及未來5G萬物互聯局面的陸續形成,我們的購物行為還將發生更為深刻的變化。這其中,大數據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指標。利用各種大數據分析,可以追蹤消費者的需求,向上游生產商提供用戶消費需求數據,指導生產;向下游消費者提供猜你喜歡的更貼合消費者個人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最近,人工智能(AI)越來越熱門。當人工智能碰上新零售,會爆發出新的火花。人工智能已經越來越常態化,新零售時代下的很多電商服務已經逐漸為人工智能所滲透,增強后臺的服務能力。
人工智能還與同樣熱門的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結合,以場景為依托,提供商品相關的各種信息量,并且依靠大數據分析能力,為商家找到最合適的生產和服務方案,機器人維修,也為顧客找到最理性的消費方案。
無人售貨
看起來很酷
人工智能滲透到新零售,最顯著的一點就是無人售貨開始初現雛形。
7月份,阿里巴巴在杭州推出了無人超市淘咖啡,店里沒有收銀員,無需排長隊,買完東西直接出門走人。目前,阿里巴巴的無人商店已經開始陸續登場。8月份,蘇寧第一家無人店蘇寧體育Biu上線,無需排隊結賬。而就在一周多前,阿里巴巴在杭州展示了無人參觀未來智能餐廳,沒有服務員點餐,而是在一個顧客交互的電子屏幕上面點餐,不用收銀員結賬,而是自動從支付寶扣款。今年雙11京東的無人超市和便利店,將通過智能貨架、智能感知攝像頭、智能稱重結算臺、智能廣告牌等模塊,自動實現購物的一系列流程。
當然,還有一些無人售貨實則是機器人操控,替代人工。不久前結束的電信天翼生態博覽會上,無人機器人賣冰激凌、賣咖啡變成了非常成熟的現實方案。偉景智能等科技公司正在主攻新零售模式下的零售機器人方案。
刷臉識別
給個面子就夠了
最新流行的身份識別技術是刷臉。不久前,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支付寶在杭州肯德基KPRO餐廳上線了一個新的支付方式刷臉支付;在蘇寧體育Biu門店中,也可以通過刷臉支付。商湯科技研發的技術解決方案,能夠實現用戶從刷臉入店到結賬付款僅需刷臉一個步驟,消費者入店識別與走入閘門時間間隔不會超過0.5秒,實現無感知進入,整個購物流程堪稱行云流水。
而人臉識別不僅僅在于支付,還在于門店的身份認定和信息分析。奧維云網自主研發的人臉識別技術,將攝像頭實時捕捉到的門店商場客流數據轉化為有效的用戶信息,幫助銷售人員提供實時準確的經營狀況,KUKA機器人維修,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達到200毫秒識別響應處理速度。
產品設計
看布料就知道怎么穿
可能人工智能聽起來非常虛,但在一定的場景下就很容易理解了。比如一塊布料,可能是模仿一朵花來設計的。那么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只需要拍花就可以找到對應的服飾風格;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可以搜索相關服飾的屬性,再進行時尚搭配;而對于生產者來說,根據花朵、布料等基礎信息,還可以找到合適的服裝供應商。
簡而言之,從一塊布料開始,你就已經知道大概能做成什么樣流行的服裝;等到服裝設計成款,消費者將自己的身材、體重等各種數據輸入,可以直接顯示最后的試衣效果。上述的這些場景設想,科技公司碼隆科技正在與相關的服飾公司合作,提供人工智能的大數據分析和方案。
場景推送
猜你喜歡到極致
很多人上網時會經常發現,自己經常瀏覽某些主題的內容,網絡則會投其所好主動推送各種猜你喜歡的內容。這實際上是網絡在后臺根據用戶行為進行了分析,自動抓取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從而增強信息的有效到達。
利用個人的興趣特點,其實可以干很多的事情。借助流行的增強現實AR技術,一件商品在很多場景下,衍生出非常多的消費需求。
有消費需求最好,沒有消費可以根據場景信息創造出新的消費需求總之,是想盡一切辦法智能化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瞄準消費者的腰包。
問題來了:
何時實現?
看似美好的未來人工智能新零售服務,人們不禁會問:何時能夠實現?
在剛剛于廈門結束的集微半導體峰會上,人工智能成為重要的話題。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是加大各種智能設備的深度學習能力,同時拓展其神經網絡。而為了實現各種新零售場景下的人工智能應用,人工智能芯片成為先導。智能芯片是人工智能的基石。換句話說,人工智能如果想獲得突破,需要從芯片開始持續不斷提升人工智能實力。
從國內目前的情況看,已經涌入了上百億規模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舉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蔚然成風。其中就包括了很多科技公司正在努力發展的人工智能芯片,甚至抱團組建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集中發展當前熱門的半導體芯片領域。
從趨勢上看,人工智能各種應用設備端的硬件水平,仍然需要提升。而一旦從芯片領域實現革命性突破,很多設想的場景就將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