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核心技術新三板公司掘金人工智能“藍海”
日前,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這是我國首個面向2030年的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在BAT以及眾多A股公司紛紛著力人工智能的同時,新三板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也不斷發力。Wind數據統計顯示,新三板掛牌企業中,目前主營業務涉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共有22家公司,有7家在創新層行列。
具體來看,在人工智能細分領域,不少新三板公司的毛利率、技術儲備不亞于A股同類公司。雖然這些新三板公司普遍規模偏小,成長性強。分析人士指出,人工智能作為未來科學發展的大趨勢,將迎來長周期投資價值,未來人工智能將對金融、制造、家居等重點行業進行重塑,對于具備豐富技術儲備的新三板公司,未來快速發展的潛力不容小覷。
多數公司盈利
根據數據綜合統計,在新三板掛牌企業中,目前主營業務涉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共有22家公司,有7家進入了創新層行列,大多數公司在2016年業績亮眼。雖然在營收與凈利潤方面難以與A股相關公司媲美,但這些新三板公司技術儲備較多,未來發展潛力更大。
從2016年營收來看,22家人工智能公司共實現營收35.27億元,其中海鑫科金營收6.16億元居首位,其次是奔凱安全的4.07億元、上海君屹的3.25億元。排名末尾的是ST中通,僅實現營收727萬元。
從2016年凈利潤來看,22家公司中有18家公司實現盈利,占比82%。其中,北超伺服以4213萬元盈利排名第一,奔凱安全、天準科技則分別以3650萬元、3226萬元排名第二、第三。而四家虧損企業中,智臻智能則以7335萬元虧損墊底。
在技術儲備方面,新三板人工智能公司主要在智能語音、生物識別和智能機器人三大領域進行集中布局。所謂技術儲備是指公司所擁有的未來可能轉化為經濟效益的核心壁壘技術。
在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及《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等綱領性文件相繼出臺的背景下,不少新三板公司在該領域頻頻發力,并逐步將人工智能由運算智能、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的商務應用領域延伸。
以智臻智能為例。作為主要面向大型企業提供智能客服系統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服務技術提供商,公司在知識圖譜、深度學習、Hadoop數據架構等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是全球領先的智能人機交互技術及平臺架構提供商。智臻智能出品的小i機器人,其中文語義理解技術處于業內領先水平,目前小i機器人服務于全球5億客戶,在中國智能客服領域的占比高達90%。其國內客戶覆蓋包括工行、建行等幾十家銀行、三大電信公司和華為、聯想、海爾、三星、順豐等幾百家大中型企業及政府機構。
小i機器人在商業化應用方面的價值已初露成效。以招商銀行微信版小招為例,通過人工坐席服務通常需要1000名坐席,而應用小i機器人后只需要20名,且準確率達到99%,一年為招商銀行降低成本近1個億。
不過由于智臻智能研發投入巨大,公司連年虧損。根據財報,智臻智能2016年營收8582.03萬元,同比增長90.06%;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316.95萬元,2015年同期為-6079萬元。2016年研發投入5903萬元,占營業收入的68.78%;2015年同期研發投入201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44.55%。公司目前總市值20億元。
扎堆生物識別領域
在上述22家主業涉及人工智能的新三板掛牌公司中,有12家公司主營業務集中在生物識別這一細分領域,其次是7家智能機器人與3大數據公司。在這12家生物識別領域的公司中,海鑫科金、奔凱安全、智能眼、圣點科技、文達通5家企業去年營收超過1億元且營收增速超過三成。
需要一提的是,有別于其他子行業,生物識別類的新三板企業有較高的行業進入門檻,這些企業早期不少是從事DNA檢測領域的公司。
新三板目前處于不斷整合的過程當中,工業機器人維修,新三板的人工智能企業主要是深耕在某一技術細分領域,憑借過硬的技術與科研院、政府機關進行長期合作,其業務并沒有大面積鋪開,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組組長彭海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而A股的人工智能公司則主要是在消費側發力,與新三板的人工智能企業側重點有所不同。
以海鑫科金為例,公司目前成為公安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多生物特征識別技術與應用系統的領導者。目前公司的指紋系統占到政府采購市場的七成以上份額,同時公司與清華大學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在技術儲備層面,公司融合了國際領先的指紋、掌紋、人臉、DNA、手寫漢字筆跡和視頻車牌等在內的多生物識別技術,研發和生產了中國性能最優的公共安全產品和解決方案。海鑫科金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6.16億元,目前公司總市值17.9億元,是新三板中生物識別方面業績最好,總市值最高的公司。
針對特定客戶群體發力的還有慧網通達。公司專注于提供超高頻RFID非接觸式現場監測產品,庫卡機器人,公司于2016年報告期內,通過現金支付的形式完成對中天一維40%股份的收購,同時在中天一維的5名董事會成員,委派慧網通達3名董事,構成實質控制。
據介紹,中天一維以指紋識別技術及商用密碼技術為核心,研究和開發高端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發技術型公司。該公司針對的客戶群體主要來自政府、銀行、安防、教育等行業,根據這些特定行業的具體情況推出相應的行業身份安全認證的解決方案,提供從軟件系統到硬件設備的全系列指紋身份認證產品,為各行業構筑安全的身份認證環境。
RFID技術作為物聯網應用最重要的感知技術,近年來擁有較高的市場增長率。中國RFID產業聯盟表示,自2010年中國物聯網發展被正式列入國家發展戰略后,中國RFID及物聯網產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2012年我國RFID市場規模為236.6億元,同比增長31.5%,位居世界第三;預計到2017年將達到685億元規模,最近三年將維持30%的高速增長。
2016年,慧網通達實現營收5212萬元,同比增長41.81%。其中母公司RFID業務同比增長18.64%,子公司中天一維指紋業務占總營收的16.34%,為公司收入帶來貢獻。公司期內實現凈利潤1009.7萬元,同比增長655.81%,主要是子公司中天一維報告期內營業利潤以及并購產生的營業外收入增加所致。
未來快速發展潛力巨大
在上述22家人工智能概念新三板公司中,凈利潤最高、毛利率最高的公司當屬智能制造子行業工業機器人領域中的北超伺服,公司的毛利率可與A股的匯川技術相媲美。2016年公司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3990.8萬元,同比增長43.02%;實現毛利率48.35%。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隨著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的進步,無論是語音輸入法、人臉識別、無人駕駛等感知技術,還是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專家系統等產品,應用范圍都越來越廣,這對于技術儲備豐富的公司極為有利。彭海表示,生物識別與機器人受歡迎主要與行業應用程度有關,應用領域涵蓋了家居生活、商業經營、物流、安保等眾多方面。目前TMT、自動化與金融領域的企業人工智能應用程度較高,而醫療、教育、旅游等行業應用程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