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外賣超乎你的想象,揭秘餓了么背后的AI黑科技
餓了么?餓了就用餓了么!相信對大多數讀者,尤其是上班族們,這是一段有聲音的文字。每天上下班的電梯旁,播放廣告的小電視里24小時滾動播出的餓了么App廣告,其洗腦程度不亞于電視上的腦X金廣告。
外賣,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已經成為了都市上班族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每到中午或者晚上下班前后,掏出手機打開餓了么App,選定一家常吃的小館子,下單然后等待餐館做好、騎手取餐并送達,一單外賣就這么結束了。看似簡單的流程背后其實隱藏了復雜的AI規劃系統。
餓了么技術副總裁張浩將在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技術大會(AICon)上分享《機器學習和運籌優化在外賣行業的應用實踐》,為方便各位讀者參會時能夠更好地理解講師的演講內容,AI前線記者對張浩先生進行了獨家專訪。
對非技術人員,尤其是餓了么App的用戶們,也許無法想象AI和外賣之間的聯系,所以張浩先生首先為我們解釋了為什么會將AI引進外賣場景:AI在電商中的應用大家應該已經比較熟悉了。外賣平臺其實也是一個電商,只不過交易的一方是賣外賣的餐廳。一方面,AI通過在精準畫像基礎上的推薦和搜索可以大幅度縮短用戶瀏覽時間和提高交易成功率。另一方面,外賣平臺同時也是一個超級復雜的即時配送物流體系,餓了么的使命是‘Everything30'’,訂單從下單到到達用戶手里的平均完成時間在30分鐘之內,在中國的復雜交通狀況和日均千萬級的訂單體量下,沒有AI的幫助,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
在張浩看來,在外賣這個行業,AI為用戶帶來的是體驗的大幅度提升;對外賣平臺而言,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帶來的是效率的極致提升和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如今外賣行業發展迅猛,正如上文所說:日均訂單量都是超千萬級別的。應對這樣大量級的訂單,同時降低訂單的出錯率,相信對于任何一個技術團隊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為了應對這樣的挑戰,餓了么引入AI進行輔助,并將AI主要應用在促成線上交易和完成線下物流兩個方面:
線上交易部分,AI通過在精準畫像基礎上的推薦和搜索可以大幅度縮短用戶瀏覽時間和提高交易成功率。AI幫助系統精細的了解每個用戶的口味和消費習慣,每個商戶的菜品品類和服務質量,最大限度的促成雙方的匹配;
線下物流部分,餓了么自主開發的超級物流大腦,對線下的天氣和交通狀況、騎手的狀態、用戶的位置、餐廳出餐等信息做到了分鐘級的更新,通過每分鐘上億次的計算來決定訂單的分配和路徑規劃。
通過線上線下的配合,用戶可以及時收到外賣,而系統也可以減輕由巨大量級的訂單帶來的壓力。
相比其他的電商應用場景,外賣的最大特點就是服務的非標準性和時效性,在帶來超級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帶來了技術上最大的挑戰。
按照餓了么Everything30'的準則,平均30分鐘的送達時間,中間有非常多的環節會出錯,導致履約難以按預期完成。商戶出餐、騎手取餐、騎手路上的行程、騎手在末端等待用戶,每個環節都可能出現意外情況;在高峰時段,對意外事件的容忍度更低,犯錯成本更大。
餓了么采用了大量深度神經網絡技術對以上所有的環節進行預測,通過增強學習來實現系統的自適應性和魯棒性,讓系統更加聰明的來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在基礎數據方面,餓了么也打造了完整的商圈、樓宇、交通等物理世界的數據特征,讓虛擬世界的計算離現實越來越接近。
隨著AI技術的發展,餓了么也在近期對外賣場景下的AI系統進行了新技能的培訓,智能調度系統就是其中一項。張浩告訴我們,智能調度是餓了么和百度外賣的智能大腦和決策系統。通過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用戶的訂單將會在最優決策下被匹配最佳路徑,保證配送效率。
百度外賣最新智能調度系統通過模糊配送商圈概念,讓外賣小哥接單不再受商圈限制,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在返回途中也能接到訂單。試點數據顯示,外賣小哥返程成本降低62%,空駛的次數減少,小哥的收入也會增加,你的外賣會送達得越來越快。
餓了么方舟智能調度系統得益于深度學習與多場景智能適配分單,現在的餓了么智能調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聰明,不僅能對出餐時間、騎手計劃、未來訂單負載等基本參數進行精準預測,更能學習專家調度員的改派行為,并結合訂單峰谷、冷熱食品、新老騎手等特殊場景優化調度指令。
數據顯示,在首批測試的30城中,智能調度使配送時長縮短至28.62分鐘,準時率和好評率均達99%,天氣糟糕、交通擁堵,都不再是你外賣的阻礙。張浩十分自信地說。
當然,除了外賣,據張浩介紹,餓了么在即時配送領域也進行著探索:餓了么配送平臺延展出的新的產業空間也是巨大的,我們的使命是專注于Everything30',利用AI技術去優化改善平臺服務,以及食品安全、環保、交通安全等環節,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便捷的本地生活服務。
AI發展至今已60余年,并且已覆蓋了諸多生活場景,張浩說,AI在越來越多的場景和層面進入普通人的生活,這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不過他認為,在技術上AI現在還停留在弱人工智能階段,在一些封閉場景里已經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安防、客服、電商、簡單場景的機器人等等,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但在更多的開放場景里效果還很有限,還有待人類在計算能力和算法方面大幅度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