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機器人是一款套在人體外面的機器人,或者稱“可穿戴的機器人”。昨日,國內首個柔性骨骼機器人亮相高交會,引來眾多科技粉圍觀。
此次展示的柔性外骨骼機器人是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智能仿生研究中心吳新宇研究員團隊自主研發。據現場負責人陳春杰博士介紹,該機器人是由機械機構和柔性驅動融合而成,在人體運動過程中,可以對發力關節進行助力,來減少骨骼肌的疲勞和體能的消耗。
“普通人走5公里可能就精疲力盡,而穿上柔性骨骼機器人可以讓你健步如飛。”陳春杰介紹說,該機器人由傳感器、控制系統和驅動系統組成,重量只有4公斤,在外骨骼機器人中算是“輕量級”。該機器人與以往的全金屬結構的剛性外骨骼不同,采用了柔性驅動的方式,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可使外骨骼機器人與穿戴者具有很高的兼容性,不會改變穿戴者本身行走習慣;通過多傳感器的回饋信號,機器人維修,來識別穿戴者的運動意圖,能夠快速響應,給予合適的助力,從而保證穿戴者的舒適性和機動性。由于該機器人的輕便、易穿戴、自適應等特性,在醫療、民用、軍事等領域都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應用前景。
據介紹,該機器人可幫助士兵長途跋涉行軍,還可以幫助老人、行動不便的人士正常行走,能夠實現對各種運動模式(如行走、轉向、奔跑、上下斜坡與樓梯等)的實時監測與響應,具有非常好的自適應能力。另外,對電機和機械結構的優化,使得系統的實時響應速度得到極大提高,在快速跑動狀態下依然提供穩定助力。
據了解,目前深圳先進院在外骨骼機器人領域已擁有50多名研究人員的交叉創新團隊,并成立國家地方聯合“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工程實驗室,中科院人機智能協同系統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機器人與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工程技術中心,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深圳智能機器人工程實驗室等多個研究平臺,共同助力外骨骼機器人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