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各軸密封狀態是保養的首要環節。KR16的J1至J6軸均采用密封設計,防止粉塵與液體侵入。查看各軸旋轉部位是否有油漬滲出或密封圈老化開裂。有時候輕微滲油不易察覺,需在停機后擦拭表面,運行一段時間再觀察是否重現。若發現密封失效,需及時更換密封件,避免內部潤滑脂污染或流失,密封狀態直接影響關節內部清潔度。
潤滑管理需按周期執行。各軸減速機、軸承及導軌需加注指定型號潤滑脂。使用專用油槍通過注油孔補充,注意控制用量,避免過量導致內部壓力升高。潤滑周期通常為每運行2000小時或一年,具體根據使用強度調整。高負載或連續運行環境下,可適當縮短間隔。有時候潤滑不足會導致運行時出現異響,及時補充可緩解磨損。庫卡機器人保養過程中,潤滑點覆蓋是否完整,關系到傳動系統的平穩性。
電纜與管線包需仔細查看。機器人動作頻繁,線纜在拖鏈內長期彎折,易出現外皮磨損或內部斷線。檢查護層有無裂紋、壓痕或老化跡象,特別關注臂部彎曲區域。信號線屏蔽層若受損,可能引發通信干擾,導致偶發報警。氣路接頭也應檢查是否松動或漏氣,避免影響夾具正常工作。庫卡機器人保養單位應將線纜檢查納入常規項目,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故障。

零點校準是保障精度的重要步驟。長期運行或經歷異常斷電后,機械零點可能出現偏移。使用專用校準工具配合軟件完成各軸回零操作,確保位置數據準確。若設備執行高精度任務,建議在保養后進行重復定位測試,偏差超過允許范圍時需重新校正。庫卡機器人保養不只是更換耗材,更需確保數據與機械狀態同步。
環境因素對設備壽命有直接影響。高濕度環境可能引發接插件氧化,低溫環境下潤滑脂流動性下降。粉塵較多的車間,控制柜濾網需更頻繁清理,防止堵塞。對于在高溫條件下運行的設備,應檢查散熱風扇是否正常運轉,避免內部積熱。這些外部條件需納入日常維護考量。
庫卡機器人保養應作為生產管理的常規環節,而非應急手段。記錄每次保養內容,包括潤滑點、更換部件、檢測數據,便于后續追溯。由熟悉設備特性的技術人員執行,可提升維護質量。用戶可根據生產節奏合理安排保養時間,減少對產線的影響。定期執行基礎檢查與處理,是維持設備良好狀態的有效方式。